荒枯山水下的綠色珍珠-燕巢珍珠芭樂


番石榴在台灣落地生根已經兩百多年,從肉軟,小而多籽,卻香氣橫溢的土芭樂到碩大少味的泰國拔,到現在脆爽清甜的珍珠拔,自然的巧合配上果農辛勤的努力和鑽研,番石榴在台灣島上演化成島民們最喜愛的獨特風味,脆爽細緻的咬感清甜爽口,並且伴著淡淡的優雅香氣。原本帶著俗麗風味的芭樂,在台灣卻成了一派高雅的迷人鮮果。更難得的是,這樣可貴的珍果,卻一直還是國民級的大眾水果,維持著很「芭樂」的價格。燕巢珍珠拔最美味的季節又到了,在越來越豐富多變的生活裡,請也別忘了我們身邊這些唾手可得,卻又如此美好珍貴的在地鮮果。


從中美洲到高雄

在中國被稱為「番石榴」的「芭樂」在台灣稱為「拔仔」。康熙三十四年( 1795 )高拱乾寫成的「台灣府志」中就已經有番石榴的記載。推估是鄭成功來台之後,由廣東或福建渡海來台的中國移民引進台灣種植。不過,取名「番石榴」,可以確定並非中國本有的水果。番石榴是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姚金孃科常綠喬木果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們在16世紀時將番石榴從中美洲帶到菲律賓,再傳到東南亞其他地方,之後展轉傳入廣東。因為來自南洋,而且外型類似石榴,而且也一樣非常多籽,於是取名為番石榴。


不過,來到台灣之後,番石榴被叫做哪拔,或拔仔,最後以台語發音轉翻為芭樂,成為台灣本地特有的名稱。兩百多年來,從早期的野生種到後來引進的無籽拔、紅肉拔和泰國拔等等,基因本來就不甚穩定的芭樂在台灣的土地上曾經繁衍出眾多的芭樂品種,像梨仔拔、大蒂頭、四季拔(又稱世紀拔)、中山月拔、珍珠拔和水晶拔等等。台灣的番石榴產地原本集中在彰化縣的員林和二水一帶,主要種植的品種是梨仔拔和四季拔。但是,自從民國七十年從泰國引進果型碩大的泰國拔,並且大受歡迎之後,因為南部炎熱的氣候比中部適合種植,台灣芭樂的生產中心就開始往南移到高雄縣了。不過,十多年前當品質優異珍珠拔誕生之後,泰國拔沒多久之後也幾乎變得乏人問津,現在珍珠拔已經成為台灣種植最廣也最具代表的番石榴。


台灣第一珍珠拔

珍珠芭樂的起源地是高雄縣,而且自從珍珠芭樂興起之後,高雄縣都遠超過彰化縣,成為全國第一的番石榴產地。珍珠拔的出現改變了台灣芭樂的命運和生態,高雄縣幾個主要產芭樂的鄉鎮都宣稱是珍珠拔的原產地。其中最有可能的起源是來自大社鄉種苗商陳玉盞的苗園。珍珠拔大約在民國78和79年間出現,一開始混在泰國芭樂苗中販售,後來因為長出品質特優的果實才引發注意,被挑選出來成為新的品種。根據燕巢鄉果農的說法,原本稱為龍鳳拔,因為很甜又稱為蜜拔,後來才又改稱為珍珠拔。目前依珍珠拔的特性推測,可能是由泰國拔系的粉拔與白拔系的大蒂頭種自然雜交產生的新品種。


滋味甜美,咬感脆爽的珍珠芭樂雖然外型不比泰國芭樂大,也沒有四季拔來得硬脆,香氣更不比經常用來製造果汁的中山月拔,籽也比水晶拔多,但是珍珠拔卻能集多方的優點,不論甜度、脆度、果肉的厚度和細緻程度都相當高,特別是國人對於水果口味特別重甜,珍珠芭樂的超重甜味更是大受歡迎的主因。再加上常有適中的酸味讓口味更加均衡爽口,而且成熟後沒有澀味,更難得的是珍珠芭樂還有特殊的甘甜滋味與淡淡的優雅香氣。不僅是全台灣種植最廣的芭樂,因為大受市場的歡迎,甚至已經快成為獨佔品種了,現在大約有80%的台灣芭樂都是珍珠拔,在全國7600公頃的番石榴園中已超過5000公頃是種植珍珠。除了好吃,珍珠拔的結果率高,罹病率低,比一般品種產量高,而且更容易種植,同時果實採收後也頗耐保存,不僅台灣人愛吃,也是果農和水果商的最愛。


不過,珍珠拔還是有缺點,在高溫的環境下很容易變軟,珍珠拔的自然產期在4到7月之間,6到7月產的珍珠拔雖然甜,但是脆度變差,果肉變得軟軟的,對於芭樂的口味,台灣人偏好脆脆的咬感,所以夏季盛產的珍珠拔常會滯銷。不過,台灣的果農向來非常善長於水果的產季調節,現在芭樂果農透過簡單的剪枝法就可以讓珍珠拔避開夏季,在冬天結果。珍珠拔最佳的產期在冬季,每年從9月天氣開始轉涼之後就開始變得脆爽可口,一直延續到隔年2月之間,是最好吃的季節,春季之後果肉會變少,籽增多,澀味也會變得比較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