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荔枝

當第一聲蟬鳴響起,
初臨夏季的台灣島上
最是讓人想念的
不只是第一次躍入泳池時的清明暢快。
像我這樣在台灣中部荔枝園長大的小孩,
每年初夏最是急切的想望,
莫過於品嚐第一顆成熟荔枝的那一刻。


一剝開火紅如丹砂,
像盔甲般扎刺的外殼,
晶瑩如玉的荔枝就現在眼前,
融合著花與蜜,
無可模仿的荔枝香氣開始飄散出來。
輕咬一口滑軟的果肉,
正是凝脂而不溢漿的特殊質地,
在鮮嫩多汁之餘有著肉顫Q爽的奇異咬感。
腴美的細緻果肉洴射出帶著濃濃香氣,
清甜微酸的南國滋味。

台灣最綺麗曼妙的味覺享樂莫過於此。

在台灣住久了,
得利於特殊的自然環境和產季調節技術,
漸漸忘了水果原來也分季節。
但是,
獨獨荔枝,
除了當令當季,
唯有等待。
保留住了那份小時候才有的,
對季節水果的思念之苦。

台灣有一萬多公頃的荔枝園,
每年生產上億公斤的荔枝,
平均每個人每年要吃上五公斤,
台灣不僅是全球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荔枝產國,
而且是全世界最愛吃荔枝的國家。

原產於中國南部的荔枝,
已經有數千年的種植歷史,
但是在兩百年前才由移民自嶺南引進台灣島上。
先民帶來的繁多荔枝品種中,
歷經環境和時間的焠煉後,
現在種植最多也最成功的只剩黑葉、
糯米滋和玉荷包,
它們除了演化成與原產地相異的特性,
也各自在台灣找到最相適應的土地,
成就了像高雄大樹鄉興田村的玉荷包,
南投水里鄉玉峰村的糯米滋
以及草屯鎮平林里九九峰下的黑葉等這些台灣荔枝的夢幻產地。
這裡出產的台灣荔枝不僅匯集了自然天成的優異環境,
而且在勤奮不懈的台灣果農手裡,
結成比原產土地更豐美,
更讓人傾心的荔枝珍果。

在台灣,
每年的春末夏初,
荔枝由南往北開始成熟,
從屏東、高雄、台南、彰化、南投、台中一直到新竹,
從三月紅、楠西早生、玉荷包、黑葉、沙坑小核、糯米滋到以桂味做結,
時序特短的荔枝在台灣卻可以從四月一路吃到七月底,
從一斤兩百吃到七斤一百,
台灣寶島不愧為荔枝瘋的在地天堂。
無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般地苦苦等待與勞民傷財,
酸甜凝脂的當令荔枝鮮果,
在我們的島上,
只是另一個唾手可得的難得美味。



原刊載於時報周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