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部分時候總是殘酷的,在波爾多的世界中,新酒預售的利益不僅決定了釀酒法,在一些波爾多莊主的眼中,誠信也只在不跟利益相衝突的時候才有存在的需要;而新酒品嘗不過是為了新酒預售所準備的一場豪華的戲...
真相大部分時候總是殘酷的,在波爾多的世界中,新酒預售的利益不僅決定了釀酒法,在一些波爾多莊主的眼中,誠信也只在不跟利益相衝突的時候才有存在的需要;而新酒品嘗不過是為了新酒預售所準備的一場豪華的戲...
如果你想從酒中探得一些質樸與真心,那麼請直接跳過波亞克紅酒吧!其迷人之處在於即使華麗深厚,但仍然是帶著距離,挺直腰桿,用尊稱與敬語,符合禮節的制約之美。是差一點就沒有熟的Cabernet Sauvignon,是不帶情感的理性釀造才得以成就的高雅風範。倘若葡萄酒世界裡有甚麼可以稱得上是尊貴與上流的右派滋味,那應該就是一杯波亞克紅酒了。
Pomerol不時興酒莊分級,但距離Ch. Petrus的遠近卻成了酒莊身價高低的最關鍵指標,直接相鄰的有Vieux Château Certan、Ch. L’Evangile、Ch. La Conseillante、Ch. Lafleur、Hosanna和Ch.La Fleur-Petrus全都名列頂尖名莊,其他精英酒莊也都在一公里內。全世界最昂價頂尖的Merlot幾乎全擠在這一小方的黏土地上,真是一個擁擠的Merlot樂園。
當貴腐黴菌開始攻擊香氣隱而不發的Sémillon時,突然開始分泌出許多的香氣分子,完全脫離本性,瞬間從低調少香的葡萄變成極為奔放多香,各式甜香如煙火般噴出的華麗風格。如此燦爛美麗的香氣仿如Sémillon葡萄垂死前因狂亂掙扎而留下的最後身影。
St. Emilion是波爾多景色最優美,風土條件最多樣,歷史最悠久的葡萄酒產區,但是,卻也釀造出酒風最歧異的紅酒,傳統與前衛彼此爭奇鬥艷,連波爾多最擅長的階級劃分也全然失序, St. Emilion古鎮表面上的寧靜安詳更襯托出檯面下的暗潮洶湧與血腥鬥爭,這真的是一處充滿驚奇,卻又一言難盡的波爾多名酒村。原生於法國西南部的Cabernet Franc在這裡雖然常只是配角,但卻常搶盡了Merlot的風采。
已經66年,在他的酒莊裡卻完全看不到時代的演進,老先生用一種全然抗拒潮流的固執,讓時光凝滯在酒莊門外,閉門釀著他所堅信的傳統風味。對照半世紀以來隨潮流兜轉多回的波爾多酒業,他釀的酒成為一面最通透的時代明鏡。
Mr. Kolasa & 初釀成的2013 Rauzan
除了重顯舊時風味,2013年的紅酒還能為酒迷漸失的波爾多帶來什麼樣的新義與重燃熱情的驚奇呢?遭受嚴重冰雹災害的Clos Puy Arnaud勉強地用災後剩餘的小量葡萄釀成有著奔放果香,酒體淡薄卻輕盈曼妙的可口風味。這會是波爾多的新起點嗎?還是只是一個僅限於超完美壞年分才有的意外風味呢?
像Margaux跟Pauillac這些名村裡,葡萄農酒莊與小城堡逐一地被列級名堡併購,酒莊消失,葡萄園則悄悄地成為名堡的一部份。大者更大,不再有任何空隙留給新生的力量,也不再有夢想。在這樣的地方尋找非典的葡萄農酒莊也許是緣木求魚,但是,意義卻可能很深遠。在縫隙間生存的幾家新興的葡萄農酒莊,為因尊貴而沉悶的梅多克,帶來一些新鮮的朝氣,讓這處全世界最知名的葡萄園依然可以有夢。
應潮流也許是通則,但不一定是真理,在葡萄酒的世界裡,也是如此。瑪歌村的Boyer老先生便一直用一種全然抗拒潮流的固執,讓時光凝滯在酒莊門外,閉門釀造著他所堅信的最傳統的瑪歌村風味。
雅克是一個看似荒涼的河港小鎮,但卻是波爾多葡萄酒業的最黃金地段,在這個講究等級與尊貴的小世界裡,擠著許多家身世顯赫的名莊,梅多克區僅有的四家一級城堡酒莊中有三家位在鎮內,除了拉圖堡,兩家屬Rothschild家族的慕桐堡與拉菲堡也位在鎮北的礫石矮丘上。近十多年來,這裡產的紅酒價格連年飆漲,已經不再只是佐餐的飲料,更像是收藏級的奢侈品,酒莊收入激增,城堡間開始大興土木,改建更豪華氣派的酒窖,裝飾更奢華的城堡,採買最昂價先進的釀酒設備與全新的高級橡木桶。
除了錢,看到的,喝到的,以及令人嘆為觀止的,常常也還是錢。
某家經常得高分的一級酒莊主這樣稱新酒品嚐週,意思就是一場戲吧!新酒的分數戰爭全在於樣品的調製,釀出6個月內即好喝的樣品是一回事,2年後才上市的瓶裝酒又是另一回事。
兩個星期前開始,在St. Emilion最常聽到的,便是Ch. Figeac改朝換代的八卦。擔任25年酒莊總管的前莊主女婿Eric d’Aramon被解職,由原本的技術總監32歲的Fréderic Faye接任,甚至聘任Michel Rolland擔任釀酒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