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請勿飲酒~

目前分類:Wine Tasting (1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SC06099


常想著,有誰可以替你去看一場電影,聽一首歌,或者,喝一杯葡萄酒?以語言和文字描述的品嚐記錄真的可以取代經驗本身嗎?這些關於一瓶瓶葡萄酒風味的文字描述,意義在哪裡呢?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titled-2r.jpg www.yusen.idv.tw


許,最難搞定的,大多是有生命的東西,因為自有進程,很難全都如心所願。家有小孩的人應該最能體會吧!我沒有小孩,卻有幾百瓶,也自有生命的葡萄酒。我總相信,生命都該順其自然才能見出真正的美貌,但卻又像大部份的父母一樣,總忍不住要插手揠苗助長。

耐心,確實是人性最大的考驗。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W3ss.jpg Decanter 2/3 .2009


萄酒的味覺感應僅只是個人的主觀經驗,還是客觀的存在呢?這是一個極根本,但卻相當難解的哲學問題。至少,困擾著我許久。曾經在文章中鼓勵讀者做自己味蕾的主人,也覺得挑選葡萄酒是非常個人的事。但如果葡萄酒品嚐所依循的只有主觀經驗,那麼,以寫酒評為業的眾多葡萄酒專家如Robert Parker,出版品嚐報告的專業葡萄酒雜誌如Decanter,還能有多少存在的意義呢?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AZ Travel的新專欄


酒評家們一再告戒我們,品嚐葡萄酒的杯子要透明無色,而且杯口要內收。這樣一只淺碟子實在看不出有哪一項符合專業的要求。為何侍酒師要掛上這樣一只甚至連彈煙灰都不行的長物呢?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們對葡萄酒的香氣知道得越多,真的可以得到越多的好處嗎?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紅酒的溫度
Les Degrés pour les Rouges



法國人稱紅酒的適飲溫度為Chambré,意思是房間的溫度。每回想及品嚐紅酒的溫度,總會讓我懷念起普羅旺斯有著厚厚牆壁的石屋,即使是在炎炎夏日,只要出門之前記得關緊窗戶和厚重的木造護窗鎖住夜間的清涼,一整天都可以保有夠低的室溫,即使像隆河丘那樣多酒精的紅酒,也不用特別冰鎮降溫,就可以自在的開瓶品嚐。但是,如果沒有像這樣冬暖夏涼的屋子,室溫常常都不是紅酒的適飲溫度。


台灣的氣候,紅酒只有在冬季可以直接以室溫品嘗,現在夏日將至,又到了喝酒之前得先為紅酒降溫的季節。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喜愛黑皮諾,我想你也會在意紅葡萄酒的溫度,無論香氣再精巧的布根地紅酒,溫度一超過20℃,全都要開始變調走樣,不僅香氣變得濃膩分不出細節,而且口感也常因此失去均衡,特別是常讓酒精變得更加明顯直接,失去生動活潑的新鮮滋味。常常,我們為了找到更細膩多變的黑皮諾紅酒付出許多代價,但過高的酒溫卻可以在一瞬間讓一切化為烏有。也難怪對於紅酒的溫度,有人總要銖鐖必較。沒有厚石牆蓋成的涼爽石屋,即使開了空調,一年四季之中室溫低於25℃的時間其實並不太多。



不僅布根地紅酒如此,原本已經濃重多酒精的紅酒更是需要小心。除非過了五月就把紅葡萄酒全收起來,不然就得想辦法在品嚐時讓紅酒不要熱過頭了。在夏天,如果沒有控溫的酒窖,只要把紅酒放入冰箱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達到接近理想的酒溫,其實並不是太麻煩。


當然,你一定也聽說過紅酒不需要冰的說法,確實,溫度太低會讓酒的香氣變得封閉無味,而且更重要的是,紅酒中的單寧,在過低的溫度下品嚐,單寧澀味會轉而更為緊澀堅硬,甚至於相當咬口,如果是原本就含有許多單寧的紅酒,低於10℃以下絕對是澀得難以入口。但是,單寧不多,口感又相當柔和清淡的日常佐餐紅酒就不用擔心會有這樣的問題,一瓶平實簡單的薄酒萊(Beaujolais)或是以二氧化碳泡皮法釀造的新酒,在10到14℃的溫度下品嚐,反而因為保有更新鮮的果味,可以顯得更加清新可口。


葡萄酒溫跟選擇乾性、中性、油性與敏感膚質的乳液一樣,絕對是因人而異,因酒而異。試著品嚐同一瓶酒在不同溫度下的香氣與口感表現,相信很快就能找到最適當的葡萄酒溫,以下的溫度是大部份的葡萄酒專家所建議的紅酒溫度。



一般而言,口味清淡,以新鮮水果香氣為主的年輕紅酒,溫度可以低到12到14℃之間,如果像是一般等級的布根地紅酒或是羅亞爾河產區的希濃(Chinon)和布戈憶(Bourgeuil)這些產區出產的中等酒體紅酒,即使酒溫低到13-16℃之間都可以保有均衡,至於年輕單寧重的紅酒,像年輕的梅多克(Médoc)或艾米達吉(Hermitage)就不能調得太低,15到17℃左右最為理想,如果擔心單寧太澀,也可再調高一些,但是還是避免超過20℃,有些單寧多,酒精度高的紅酒,像隆河區的教皇新城堡(Châteauneuf-du-Pape)或地中海岸的邦斗爾(Bandol)有時低一點的酒溫反而可以顯出均衡高雅的風格。


邁入成熟期的紅酒單寧逐漸柔化,經常散發出迷人多變的酒香,這時,也許可以試著讓酒溫稍微高一些到16-18℃,讓陳年的紅酒香氣得以全然展露,但又不會顯得過熟而老態隆鍾。至於像Rasteau、Maury和Banylus這些加烈的自然甜味紅酒,酒溫也不宜太高,特別是原本酒精就多,甜味如果特別重,溫度可以調到14℃,但是,如果是經過多年熟成與培養的精緻加烈酒,可以讓酒溫升到18℃,將陳年加烈紅酒最豪華豐盛,圓熟脂腴卻又均衡精巧的迷人質地,完美地呈現出來。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一點寒涼的四月夜晚,下了一點雨,溫度降到15℃。從高雄開車上來的朋友遲了整整兩個小時,趕到J-Ping餐廳時已經晚上九點多,還好老闆在滿座的周末晚上還幫我們留了一張空桌,不過,袋子裡的白酒卻已經退冰了。才坐下來,匆忙地要了兩個酒杯,但卻忘了提醒侍者帶的是白酒要準備冰桶。沒多久服務生果然拿來了兩個巨大的波爾多紅酒杯上來。也許,上餐廳只喝白酒的人畢竟不多吧!望著桌上那雙可以滿滿裝進整瓶白酒的酒杯和那瓶Domaine de Richard的貝傑哈克干白酒Bergerac Sec。或許吧!那時真的很口渴了,我決定先開來喝看看。


幸虧一起吃飯的朋友平時只喝啤酒,還分不太清楚葡萄酒該怎麼喝,所以他並沒有用匪夷所思的表情看著我將閃著金黃顏色,還沒冰的白酒匆匆地開瓶倒進杯子裡。對於一瓶貝傑哈克乾白酒,這酒其實算是有點老了,1996年份,酸味是重了一些,所以保存得還不錯,才剛開始要轉成陳年的特殊酒香很快的就從那寬闊的杯身中散出來。這酒喝了好多回,還是第一次變化出這樣的香味呢!像是甜熟的糖水西洋梨磨入一點肉桂粉和加上一大匙的野花蜂蜜,最後再泡入一點糖漬檸檬皮以及幫助睡眠的椴樹花茶(tilleul)。這樣溫柔軟調的香氣風格真是迷人,只有當熟的白酒才能有這般的溫潤豐富,當然,也因為這酒沒有被那寒涼的冰桶給鎮嚇住,沒把難能可貴的香氣完全封閉起來。顯然,那晚的意外卻多了一次美味的新體驗。



也許是運氣好,那天的天氣特別冷,酒其實還是微冰的16-17℃,喝起來並沒有因為溫度的關係失去均衡,只是微微地讓酒精的味道重了一些,口感更加圓潤。這讓我回憶起在布根地時常聽說的一句話:喝布根地成熟老白酒的溫度和喝陳年黑皮諾紅酒的最佳溫度其實是差不多的。乍聽也許很怪異,但仔細想卻是相當有道理,特別是現在到處習慣把白酒像香檳般丟進浮滿冰塊的冰桶裡泡著,其實,對酒的傷害是很大的,特別是那些滿是成熟香氣,但又特別脆弱的陳年干白酒。


也許,大家喝習慣了香味撲鼻,口感肥碩的美式或甚至更加香甜肥潤的澳式夏多內白酒,那些酒還真是需要特別冰涼的7℃以下低溫!不然喝起來常會讓人覺得發膩,要喝超過一杯都不太容易。也有些年輕、清淡、多果味、甚至還帶一點點小氣泡的可愛干白酒,如同當止渴的飲料般喝,冰一點也是無仿。但是,其他的干白酒,或甚至於頂級的香檳卻是不該被同樣對待的,在大部份的情況下,在15℃的範圍內,酒溫寧可高一點也不要太低,除非真的是在沒有空調的大熱天裡喝酒。酒溫太低會讓酒的香味出不來,再好的酒也不會迷人。


除了溫度不要太低,出人意料的,塞滿冰塊的冰桶常常也是美味白酒的頭號殺手。因為冰桶裡的溫度接近0℃,在高溫差的接觸瞬間常會把獨具細緻香氣的白酒弄成香味封閉的啞吧酒,不可不慎。葡萄酒是一種常常要考驗飲者耐心的飲料,急躁的個性是絕對討不到便宜的。在冰涼葡萄酒這件事上也是如此,慢慢地降溫絕對勝過急速冰凍,注意冰桶裡要多水少冰,或者更理想的是直接放進冰箱的冷藏室裡,然後耐心地等上兩個小時。


Samson兄開的Tutto Bello是少數極在意白酒溫度的餐廳,昨天前去拜訪時,他特別用Ridel Sommeliers系列的Montrachet杯幫我到了Ruffino的Libaio,他們餐廳酒單裡最便宜的一款白酒。有一點意外,酒上來的時候大概接近15℃,這樣的溫度加上圓球型的杯型,把這樣一瓶原是平凡簡單的白酒弄得香氣橫溢,而且圓潤脂滑,果然是很會玩弄葡萄酒的愛酒人。


只是,Samson有點無耐地說:碰上美國來的客人,常會嫌這裡的白酒不夠冰,所以,現在Tutto Bello的白酒分成兩種溫度,可以是美籍客人專用的美式冰溫,或者,像這杯,漂散著迷人香氣的,極盡享受白酒的最佳溫度。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餓死了一個模特兒之後
BMI for Wine


「2006年11月14日,骨瘦如柴的21歲巴西模特兒Ana Carolina Reston死於神經性厭食症、腎功能不全症及敗血症;依據法新社報導,她的BMI值是13.2,遠低於正常的BMI值18.5-22.9。」

餓死了一個模特兒之後,「骨瘦如柴才是美」的審美觀再度被討論。貴妃的時代已遠,國際時尚界為我們的時代所定義的標準身材也離我們實際的身體越來越遙遠。原本穿M號衣服的女生,在某些品牌的服裝店裡要買L號才穿得下,而穿L號的人,甚至變成要買加大特別碼,更常有的是,根本買不到衣服。為了要擠進越來越窄小的衣服,減肥與瘦身從20世紀延燒至今,一直是全球最熱門的「全民運動」。去年,西班牙馬德里時裝周抱著解救挨餓大眾的菩薩心,宣佈BMI值低於18.5的模特兒不能參與時裝走秀;衛生部更進一步要求服裝業制定符合現實身材的服裝尺碼。西班牙的衛生部長Elena Salgado說:「樹立健康的美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原來,國民良好的著裝習慣也是有益健康的事。



BMI是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的縮寫,是一個分析身高與體重比的計算值。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的平方(公尺)就可以得到BMI值。Ana Carolina Reston的體重39.1公斤,除以身高1.72公尺的平方,得出的BMI值就是13.2。如果她能復活,她得增胖16公斤才能參加西班牙的時裝秀。

而什麼才是葡萄酒的BMI值呢?一瓶葡萄酒也有「健康美」的標準嗎?



從味覺的角度來分析,葡萄酒也有類似的身高體重指數,酒的酸味像身高,可以讓酒的口感顯得更尖銳與高挺;葡萄酒裡的酒精、糖和甘油含量則類似體重,讓口感有如往橫向發展的體型,顯得更加有份量。雖然葡萄酒的口感跟人的身體一樣燕瘦環肥各有人愛,但是無論如何,至少都要在符合比例的範圍之內。如果一瓶酒瘦到像Ana Carolina Reston或是胖到像Jon Brower Minnoch(身高185公分,體重635公斤),有史以來最重的人;應該會過於酸瘦或甜膩到難以入口吧。

就像身體的比例一般,酸味很高的葡萄酒就像身高很高的人一樣可以承載更多的體重。即使是非常甜潤的葡萄酒,如果酸味也非常多,也一樣可以保有穠纖合度般的標準身材。而如果酸味很多,酒精和糖份都很低,那就會變成像Ana Carolina Reston的皮包骨了。如果酸味非常少,卻又有非常多的甜味和酒精,那就難免要成為Jon Brower Minnoch再世了。



在法國,位置越偏北,氣候越寒冷,所釀成的葡萄酒因為酸味高,酒精度低,越顯得身材高瘦。香檳區是法國最北邊的產區,第一次喝香檳酒的人都一定會對那懾人的酸味印象深刻。雖說酸味異常地高,而且有著讓酸味加強的氣泡,但是香檳卻依然可以保存相當均衡迷人的曼妙口感,原因就在於瓶中二次發酵所增加的酒精,酵母在酒中水解產生的甘油與最後去酒渣封瓶前所添加的糖份,這些,都讓原本應該是枯瘦如材的香檳增肥加肉,轉化成成玉樹臨風般,讓人百喝不厭的勻稱身材。


法國南部的天氣熱,當碰上特別炎熱的年份,葡萄的酸味相當難保持,酒精飆高,釀成的酒常顯得特別肥腴豐滿。雖然有時會因為缺酸而肥態畢露,但還是有許多南部的紅葡萄酒即使酸味不多,還是能夠保有均衡的體態,其中的奧妙在於單寧。紅酒才有的單寧,會讓口水降低潤滑度,產生收斂性,於是讓紅酒喝起來有澀澀的感覺,這些澀味可以替紅酒在口感中建立起像骨架一般的支柱,讓紅酒更有彈性和韌性;即使有滿身的脂肪也不會像融化的奶油球般攤塌成一片。因為澀味,紅酒最均衡的BMI值變得更複雜有趣,除了講究酸甜之間的穠纖合度,還要像蓋房子一樣有著穩固紮實的骨架和可以遮風擋雨的強健身體。也唯有這樣的葡萄酒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慢慢地熟成出迷人的陳酒風味,


也許,一瓶葡萄酒的「健康美」標準就在這裡。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矇瓶試飲 A l’Aveugle


在廣告與行銷的時代,名實是否相符似乎已經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了。至少,我必須承認,拿掉logo的商品,常讓我不知該如何評定價格。而且,更讓我感嘆的是,如果蛻下身份地位的外衣,有多少人還分得出那一個情人才是最值得愛的人呢?在葡萄酒的世界裡,當把葡萄酒標遮起來時,我們還有多少能力可以評斷一瓶葡萄酒的價值呢?


如果你問:「當我們付出越多的時候,我們是否得到了越高的品質?」答案絕對不是肯定的,也許,中低價格的葡萄酒多少比較能接近他們的實際價值,但是許多超出一百美元一瓶的葡萄酒,他們的價值也許有一大部份是建立在酒標籤上印著的名字上,或者,純粹出於奢侈品市場非常奧妙的高定價策略,而市場供需僅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因素而已。當必須花30萬購買一個包包或一瓶葡萄酒時,很少人只會將Hermes的Birkin包只視為一個30公分的小牛皮包,也不會有人只看待1990年的Romanée-Conti為一瓶750cc,已經成熟適飲的黑皮諾紅酒。如果只是需要一瓶成熟可口的黑皮諾,只須不到十分之一的價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更好的選擇。請不要問我為什麼還會有人要買Birkin包和Romanée Conti,原因很簡單,雖然他們都稀有難得,但更重要的原因卻是因為大部份的人都買不起。



也許我們在選擇情人時很難忘掉他們的身份地位,但是,卻可以在品嚐葡萄酒的時候進行矇瓶品嚐,先忘掉標籤,讓葡萄酒們裸裎相見,回到屬於葡萄酒的原本面貌。雖然大部份的人都不願意承認,但是,可以逃過看標籤喝酒的酒評家其實並不多見,無論如何,即使我努力地克制自己,但是碰到名酒的表現不好時,我總會不由自主地試著相信這只是因為還沒有到達成熟期,或者開瓶的時間不夠久而很少給較不知名的酒莊同樣的寬容和解釋。畢竟,勢利與附庸風雅是人性中最難克服的一項。如果需要客觀地品嚐葡萄酒時,還是矇瓶試飲吧!


矇瓶品嚐是翻自英文的Blind Tasting和法文的dégustation à l’aveugle,意思都是盲眼品嚐的意思。在品嚐之前先不讓品嚐者知道喝的酒的身份,以保留比較客觀,不受名聲與身價所影響的品嚐經驗,但並不是真的要把眼睛矇起來。有些更純粹主義的人認為酒的色調與深淺會過度影響嗅覺與味覺的評斷而干擾品嚐的客觀性,於是也有品嚐會使用全黑的玻璃杯品酒,澈底實踐blind tasting的字面意義。無論是那一種,矇瓶品嚐經常用於專業的品酒場合,例如,法國AOC法定產區等級的葡萄酒都必須由品評委員會以矇瓶試飲的方式評定合格才可以成為AOC等級的葡萄酒。為求客觀公正,全球各地大大小小的葡萄酒競賽也全都以矇瓶的方式進行。


雖然主要用於專業的用途,但是許多品嚐葡萄酒的樂趣卻可以透過矇瓶品嚐而達到。對於我們不知道,卻又必須面對的事物,總會激起一些好奇心,讓品嚐帶著懸疑性。而因為這份好奇與懸疑會讓感官更專注,可以更明確地聞到或嚐到葡萄酒的特性與細節。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因為太習慣於用視覺去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當一旦把我們的眼睛矇起來之後,反而能讓出注意力給其他的感官,讓觸覺、聽覺和嗅覺突然變得更靈敏。而矇瓶品嚐葡萄酒也一樣有類似的效果,也許離題太遠,但網路一夜情大行其道的奧妙其實也正在其中。如果你試過讓你的朋友矇瓶品嚐一瓶他熟悉的葡萄酒,也許你就會瞭解我的意思是什麼了。



我相信單身的自由主義者應該有更多刺激好玩的成人遊戲,不過,如果你已婚而且還是保守的中產階級,那矇瓶品嚐其實還稱得上是好玩的遊戲。至少,像是在玩Clue之類的偵探遊戲,從一瓶酒的顏色、香氣、單寧、酸味、酒精等各種感官的線索中找出一瓶酒的真正身份,參與一起品嚐的人之間,也是一種競賽。矇瓶品嚐似乎在一般葡萄酒的愛好者之間頗為盛行,十多年前曾經買過一本英國出版,稱為“如何贏得葡萄酒遊戲”的書,專門教授如何在朦瓶品嚐的遊戲中猜出葡萄酒的品種、產區和年份的技巧。無論如何,總比同一時間法國出版的“如何跟你的老闆談論葡萄酒”的職場指南要有趣多了。


如果你還沒有玩過,請好好享受葡萄酒處子的美好時刻吧!葡萄酒作家Jancis Robinson曾經感嘆地說,通常初入門不久的葡萄酒愛好者最容易猜中,資深的品酒家卻常會被過多的經驗所誤導。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Bonjour Club Dec. 2006
Les Vins en Couleurs

在等待剪髮之前,我好奇地翻了一下染髮劑的色表,這本只有四頁的小冊子一開始看起來像是木質地板的型錄,有霧棕柚木、柔幻栗紅和炫亮銅棕,但往下看卻變得像是咖啡館的飲料單,有蘭姆咖啡和卡布奇諾,而且在隔壁一行還有金黃脆餅色可以選。但翻到紅色系的時候卻又突然像是飯店裡的葡萄酒單,有波爾多紅、布根地紅和薄酒萊紅。我努力地思索著,如果頂著一頭薄酒萊紫紅的髮色,坐在Café Flo的紅絨軟墊靠椅上,即使不點杯輕柔可口的薄酒萊紅酒,那髮色應該已經很配餐盤裡的紅酒燉公雞了!


葡萄酒雖然只分成紅、白和粉紅酒三種,但是,葡萄酒的顏色卻隨著葡萄品種,產區和釀造方法的不同有著千萬的變化,而且,跟我們隨著年齡日顯蒼白的髮色一般,葡萄酒色也隨著酒齡逐年顯露老態。在葡萄酒的國度裡,顏色,其實也深藏著非常多的味覺意義,值得我們仔細地「察顏觀色」


除了少數的紅汁葡萄品種之外,無論黑葡萄或是白葡萄,葡萄汁大都是透明無色的,用黑葡萄也一樣能釀出白酒來。紅酒的顏色來自於釀造時的泡皮過程,黑葡萄品種的皮裡含有許多稱為anthocyanin的紅、藍與紫色色素,是這些色素在發酵泡皮的過程中溶入葡萄汁中,才讓最後釀成的葡萄酒成為帶有紫紅顏色的紅葡萄酒。如果僅進行數小時的短暫泡皮,釀成的便是顏色很淡的粉紅酒。



通常,當葡萄越成熟時,不僅糖份越高,葡萄皮的顏色也越深,特別是受到日照的葡萄果實,皮的顏色更是深黑,釀成的葡萄酒除了酒精度高,酒色也會特別深。即使有許多例外,但濃黑顏色的葡萄酒常意味著有特別濃厚的口感。紅酒的色調也深受酸味的影響,酸味越高的紅酒顏色越顯鮮紅,酸味越低則越偏藍紫色。葡萄皮中除了紅色素,也含有帶澀味的單寧,就像泡L牌的紅茶包一樣,浸泡的時間越長,顏色會越深,同時單寧的澀味也越重,於是,顏色深的葡萄酒除了濃重之外,也常意味著帶有更多的澀味。


顏色雖然和釀造法有關,但是葡萄本身更是關鍵,品種之間的顏色就差距很大,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希哈(Syrah)、梅洛(Merlot)等品種顏色通常特別深黑偏藍紫,黑皮諾(Pinot Noir)和格那希(Grenache)的顏色就會比較淺,且偏橘紅。Anthocyanin是酚類物質,會彼此凝聚成為較大的分子,最後沉澱成為酒渣,這個現象也使得紅酒在陳年的過程中,因為紅色素減少而顏色逐漸轉淡。紅酒中的單寧隨著陳年的氧化過程變得越來越柔和,而且也讓單寧由無色轉為紅褐色,將紅色素日漸減少的紅酒顏色由紫紅色調變成褐紅和橘紅色,到了老年期經常只剩下淡淡的磚紅色。有些酒精強化甜紅酒,經過數十年的橡木桶培養之後,顏色甚至會淡到接近琥珀色,有時甚至帶點橄欖綠的反光,和陳年的老白酒有著相同的顏色。



白酒的釀造採直接榨汁,除非用的是灰皮諾或格烏茲塔明娜這些帶粉紅顏色的葡萄品種,不然葡萄的成熟度或品種對酒色的影響並不像紅酒那般有著戲劇性的差異。但是,不同釀造法和酒齡卻讓白酒在顏色上有著非常多的細微變化。干白酒的顏色通常比較淺,剛釀成時幾乎透明,淡淡的黃色泛著綠光,看起來明亮清新,除非變質,白酒的顏色決不是白的,頂多是透明無色。但隨著氧化和酒齡的增加,白酒的顏色會逐漸加深變黃,但綠色卻會逐漸消失。在橡木桶發酵與培養過的白酒,因為氧化,而且吸納一小部份木桶中的單寧,顏色總會比在不鏽鋼桶中釀造的白酒還深,年輕時常就顯出金黃色調來。甜白酒因為採用遲摘、風乾或感染貴腐黴的葡萄,顏色最深,常呈金黃色或麥桿色,陳年後常變為老金色、琥珀色,或黃銅色。有些酒精強化白葡萄酒因為橡木桶培養的時間非常長,氧化程度非常高,酒色甚至會如黑巧克力般呈顯驚人的棕黑色澤。


葡萄酒的顏色雖然在喝之前給了我們許多暗示,但是,酒色卻也如色相一般,最常讓人迷幻誤解。比如說,即使大部份傳統耐久放的頂級紅酒大多有著深黑的顏色,但是又深又濃的酒色,除了可能較濃,卻無關品質,即使大部份的人都瞭解這樣的簡單邏輯概念,但在心理上,卻又難以避免地對顏色深的葡萄酒特別地著迷。昌明的釀酒科技讓紅葡萄酒的顏色跟我們的髮色一般,變得越來越隨心所欲。現在,我們的街頭有越來越多染著金褐色頭髮的東方男女,而葡萄酒店裡的紅葡萄酒顏色也一瓶比一瓶深,何時,我們才能找回原有本色的價值呢?

http://www.bonjourclub.com.tw/life/_food/food.php?type=1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喝與吐之間
Il Faut le Boir en Crachant

「最後,你必須把葡萄酒吐掉!」


這是十幾年前在葡萄酒大學上品酒課學到的第一件事。13年來,與其說我喝了上萬種葡萄酒,不如說我將其中大部份全都吐掉了,真的喝下肚子的其實少之又少,我想,十瓶裡不到一瓶吧!常有人非常禮貌且客套地稱我因為喝很多葡萄酒而保持青春,其實,從任何角度想都與事實不相符。


我的酒量不好,各式各樣的葡萄酒品嚐會少則十多款,多則數百款,即使每一種都品嚐一口,到了最後絕對無法維持清析的腦袋,更別說要為品嚐的葡萄酒記下客觀的評價。這應該算是一個葡萄酒作家最悲哀的宿命,特別是當品嚐到美味的精彩名釀,卻又必須活生生地把酒吐掉時,實在是一種折磨。連著吐掉1988、1989和1990三個頂尖年份的Ch. d’Yquem就好像約會時才剛完成前戲,卻要讓對方趕快把衣服穿上,自己搭計程車回家。我到底是在幹嘛!難道是對葡萄酒性冷感嗎?我總不免要這樣自問。


所以,喝葡萄酒跟治國一樣,也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好酒偏偏經常都擠著一起出現,讓我非得一一狠心吐掉才行。我的第一次稱得上是震撼教育的經驗是十年前在波爾多的貝沙克-雷奧良( Pessac-Léognan ),他們將十個年份的Ch. Laville Haut Brion排在各10個年份的Ch. La Mission Haut Brion等其他10家頂尖貝沙克-雷奧良頂尖紅酒之前。如果有選擇,我寧可花一個晚上慢慢地只品嚐一瓶1989年的Ch. Laville Haut Brion,仔細地欣賞每一個階段的精彩變化,而不是在一個下午像漱一百次口一般品嚐一輪這上百款的好酒,這裡的每一瓶,都值得一個夜晚。最慘的是,我知道我別無選擇。



當然,也常會有許多時刻,我會非常慶幸不用把難以入喉的酒喝下,即使很從容地在酒莊主面前把他釀的酒吐掉也不會顯得失禮。葡萄酒的感官分析在酒停留在嘴巴之間已經完成,是否喝下完全不影響對一瓶酒的感受,即使把酒吐掉,殘餘的酒也足夠測試酒的餘香和餘味的表現。意思是說,除了酗酒的人之外,有沒有把酒喝下似乎完全不會影響感官的滿足,不過,我相信吞嚥是人類與生俱來,最根本內在的動物性慾望,把到口的肥肉吐掉,難免要有深深的失落感。


Jancis Robinson說在大眾面前吐酒是每一個葡萄酒品嚐家必須學習的第一件事情。這確實是屬於品酒師的一項雜技,雖然在專業的品酒會上大部份的人也一樣會因為諸多理由如酒後駕車等等將品嚐過的酒吐掉,但是,不會吐酒,就無法成為品酒師,這是別無選擇的,也無關酒量,總之,絕對不是只有我要被訓練來受這樣的折磨。



吐酒看似容易,但是,曾經在拜訪一家布根地酒莊時,有莊主告訴我他如何從吐酒的方式看出來訪的是否資深專業的品酒人,一聽到這話,吐酒技術不佳的我,差點將口中的黑皮諾噴濺出來。在布根地如果進行的是桶邊試飲,通常是沒有吐酒桶的,而是直接吐到橡木桶之間的泥土地版上,品酒師不用低頭,嗟起嘴,力道適中地吐出的葡萄酒就像男生噓噓時一樣,呈現出一道細長俐落的弧線,穩穩地落在目標上。只要用力稍微太猛或嗟嘴的角度有些微的偏差,酒就會噴散開來污髒了儲酒用的橡木桶。我不得不承認,品酒師的嘴巴不僅是容器,而且是排泄器官。


除了在酒窖裡,一個正式認真的品酒會,吐酒桶絕對是必備的品酒配件。只要開口夠大的容器都很適合,不容易噴濺開來是另外的需求,最好裡面放一些木削或是吸水的紙片之類的東西。吐酒技術不佳的人常會因為臉離吐酒桶太近而被激起的吐酒汁噴得滿臉。紅酒中的單寧、紅色素這些酚類物質和含有許多蛋白質的口水結合之後會在吐酒桶裡產生灰黑色的凝結,混著唾液的白色泡沫飄浮在紅褐液體的表面,不管之前是Le Pin還是Romanée Conti,很少有人會想要被這樣的液體噴到。


唯有一個時刻,品酒師不用也不能再吐酒了,到了用餐的時刻,總算不需再用吐酒來表現自己的理智和節制,可以像熱帶美洲的吸血蝙蝠享用馬匹身上美味溫熱的鮮血那般幸福滿足地喝下口中的這一口新鮮粉嫩François Lumpp釀造的Givry紅酒。


原刊載於Bonjour Club.
http://www.bonjourclub.com.tw/life/_food/food.php?type=1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桶邊試飲
Bonde à Côté

在陰暗窄小的布根地酒窖裡,莊主打開橡木桶頂端襯著墊布的木塞,緩緩地將取酒器伸入裝滿葡萄酒的木桶中,這時正在進行培養的葡萄酒從取酒器前端的小孔灌入玻璃製的取酒器裡,莊主按住上端的小孔取出取酒器時,裡面已經裝滿了葡萄酒,取出的酒接著注入訪客的杯子裡,桶邊試飲(barrel tasting)開始了,這是到布根地參觀酒莊時最迷人的部份,訪客將從最普通的村莊級酒開始品嚐,然後比較來自不同村莊,數個一級葡萄園甚至特級葡萄園的葡萄酒。在品嚐完之後,你會發現,其中有些酒,每年的產量還不到一千瓶。

全球各地的進口商要買到頂尖布根地酒莊的頂級酒,常常在裝瓶之前就必須先預定,特別是在特別優異的年份,桶邊試飲是在決定是否要買進這些產量很小的葡萄酒前唯一的品嚐機會了。

桶邊試飲一直是布根地的傳統,在半個世紀之前,很少有獨立酒莊將自有葡萄園產的葡萄酒自行裝瓶,大多整桶賣給布根地的酒商,由酒商進行培養和裝瓶。布根地酒商必須透過桶邊試飲來確定葡萄酒的品質,決定是否要採買,至今一直都是如此,即使有許多布根地酒商也自己釀造,但大部份的酒商還是會跟葡萄農採買釀好的葡萄酒。在布根地,有著兩百多年歷史的伯恩濟貧醫院(Hospice de Beaune)葡萄酒拍賣會也是拍賣整桶的葡萄酒,每一單位都是由數桶220公升裝的橡木桶所組成,有興趣的買主必須到濟貧醫院的地下酒窖裡逐一品嚐直接從橡木桶中取出的葡萄酒,然後在隔天的拍賣會參加競標。



在波爾多也有所謂的桶邊試飲,不過,方式不太一樣,通常只是在品酒室裡品嚐由釀酒師預先調配完成,已經裝在玻璃瓶裡的試酒樣品。也稱為桶邊試飲只是因為葡萄酒還在橡木桶內進行培養,還沒有正式裝瓶,僅只是釀酒師自木桶中取出的樣品。因為波爾多的酒莊通常只產兩款酒,一款城堡酒以及一款二軍酒,但每款酒都是採用四、五種葡萄品種與數片不同的葡萄園混合而成的。即使是已經完成調配的酒莊,因為橡木桶新舊的差別,每桶酒的風味也都會有所不同。波爾多的酒窖總管必須經常預先調配出具代表性的樣品提供品嚐,特別是波爾多的頂級酒莊在酒上市的前兩年就已經開始進行預售,所以預製樣品酒以及桶邊品嚐更是重要。

但是,無論如何,桶邊試飲喝到的葡萄酒都僅只能預估葡萄酒裝瓶後大概的樣子,跟最後裝瓶的葡萄酒還是有可能有很大的差距,所有在裝瓶之前喝的桶邊試飲也都僅只能做為參考,就像試看一部剛試剪成的電影,跟最後上映的版本有可能會有出人意料的差距。有一位釀酒師跟我說:「把葡萄酒送進橡木桶培養就好像是送小孩去唸大學一樣。」他的意思是說,橡木桶的培養可以讓葡萄酒產生許多的改變,常常是決定一款酒將來的風格和品質的重要階段。每一款酒都有如具有生命一般,會隨著時間成長熟成。對於釀酒師來說,除了等待葡萄酒自己成熟之外,在葡萄酒裝瓶之前,釀酒師可以透過不同的技術與熟成的方法來培養葡萄酒,用不同新舊與烘焙程度,不同產區的橡木所製成的木桶,以塑造出更精彩的葡萄酒來。酒窖中培養的技藝就像是對葡萄酒的養成教育,成為一個更精彩的人。

即使釀酒師可以盡可能地控制所有的細節,但是葡萄酒卻常也有自己的發展,有時變得更細緻,但也可能變得更封閉。就像許多一開始被認為不是很好的年份,經過橡木桶的培養之後,卻也可能變得相當精彩迷人,但有時卻也可能剛好相反。這像是人生吧!總有許多意外,而葡萄酒最迷人的地方卻也在於有著如人性般的個性,桶邊試飲的經驗跟幾年後開瓶品嚐之間總帶著許多難以預料。


原刊載於Bonjour Club
http://www.bonjourclub.com.tw/life/_food/food.php?type=1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換不換?有關係!


喝葡萄酒,除了耐心等待,有些時候,也該有玩捉迷藏的興緻。

酒一買回來就躺在控溫酒櫃裡了,等待了幾年之後,在喝的前一天讓酒直立起來,開瓶前還讓酒溫緩慢地升到18度,開瓶後謹慎地將酒倒入最適當的葡萄酒杯裡,但是,酒的香味卻還完全封閉著,即使努力搖晃杯子,也只有冒出一點點混合著木頭和石墨的沉悶香氣,喝起來嚴肅剛直,一點都不迷人。這確實很讓人失望,而且,常常越高級昂貴的酒卻越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這時除了用「這酒很有潛力,但是,也許還要再等幾年。」這樣的話來安慰自己之外,也許可以試一試為封閉的葡萄酒「換瓶」(décanter)醒酒,把封閉的葡萄酒弄醒,硬是把酒的美好找出來。



很多人相信在喝葡萄酒之前的幾個小時將酒打開,可以讓酒變得比較好喝,中文很有創意地將此稱為醒酒,好像葡萄酒睡著了,要把它們喚醒才會好喝,其實,醒酒只是讓酒接觸空氣,方便香氣散發出來,或除掉一些可能存在的還原怪味罷了。但是單單只是開瓶,在狹窄的瓶口空間中,葡萄酒和空氣接觸的面積非常小,即使提早幾個小時,對整瓶酒來說,能產生的影響事實上相當有限。如果真的要讓酒有些改變,要跟空氣有更多的接觸,那就必須要進行「換瓶」。

換瓶其實很簡單,就是將開瓶後的葡萄酒倒入醒酒瓶中。醒酒瓶通常有比較寬的腰身可以讓葡萄酒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大增,以方便達到預期的目的。另外,在將酒倒入瓶中的過程中,葡萄酒沿著瓶壁流入瓶底,更增加與空氣混合的機會,所以,換瓶對葡萄酒所做的並不只是喚醒,而是用力的把它搖醒。對於一瓶還太年輕,口感堅澀的紅酒來說,換瓶理論上可以讓它的單寧因為氧化的關係變得比較不那麼強烈,使得葡萄酒喝起來比較協調一點。

不過,在實際的經驗上並不全然是正面的,確實很多酒提早幾小時換瓶可以變得更美味,但是有些時候原本已經很稀微的香氣卻也有可能完全消失無蹤,甚至有可能因為醒酒過度而使得酒的口味失去均衡。也因此,該不該換瓶,至今還一直是葡萄酒專家們爭論的主題,沒有共同的看法。也些人主張任何酒都要換瓶,但是也有人認為直接在酒杯中讓葡萄酒和空氣接觸即可,換瓶只是為了好看而不是為了好喝。



其實,換瓶最早的目的主要是針對去掉葡萄酒裡沉澱的酒渣。一瓶陳年的葡萄酒常常會有由單寧、紅色素等物質聚合產生的酒渣沉積在瓶中。這些物質雖然無害,但是卻會讓酒渾濁,而且掺雜著碎屑的葡萄酒喝起來也不太舒服。除酒渣的換瓶比較麻煩,必須至少在24小時前讓酒由平躺變成直立,開瓶後,將酒緩慢且不間斷地倒入醒酒瓶中,以免酒的流動又激起沉澱物,換瓶時在酒瓶下準備蠟燭或手電筒,這樣瓶頸一出現酒渣時就能適時地停止。

但是,問題來了,陳酒通常比較脆弱,很容易氧化,經過這麼激烈的換瓶過程,很容易讓珍貴的陳年酒香就此散失,甚至連口感都會因而變乾瘦失去均衡。所以遇到老酒換瓶,一定是要在品嚐前才開瓶,馬上換瓶後儘快倒入杯中品嚐。而且最好選用底部比較窄,高瘦一點的醒酒瓶。這一點,倒是大部份人的看法都一致,只是有人認為與其要冒著讓老酒受害的風險,不如不要換瓶忍耐喝點酒渣。

換瓶的爭議,多少是許多人心痛的代價和意外的收獲換來的,曾經讓我心痛過的是 Leroy酒莊1988年產量極少的Romanée Saint Vivant,開瓶時的櫻桃酒與紅茶香氣僅只是換瓶後再倒進酒杯裡就全然消失無蹤了,望著那瓶已毫無香氣的昂貴液體等待了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到隔天,最後,不得不要承認酒已逝去。如果,我直接倒進酒杯裡,至少我還可以把握到最初的香氣。

但是,1994年份Château Ferrière卻又曾經給我意外的驚喜。開瓶之後完全沒有香味,倒進醒酒瓶裡等了一個晚上還是沒有任何改變,只好開了Joblot酒莊1996年份,水果香氣橫溢的Clos de Celliers aux Moines。但是,隔天一早醒來,廚房裡迷漫著高雅的卡本內-蘇維濃香氣,沒錯,Château Ferrière醒來了。

葡萄酒總有它自己表達的方式,不是我們可以全然操縱控制的。如果有人問我「要換瓶嗎?」我會很誠心地告訴他:「請擲銅板決定吧!」

原刊載於Bonjour Club
http://www.bonjourclub.com.tw/life/_food/food.php?type=1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帶著杯子去旅行
La Dégustation du Verre

對於相機迷來說,透過萊卡(Leica)與蔡司(Zeiss)鏡頭看到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萊卡鏡片讓影像顯得溫暖飽滿,似乎一切都變得更加美好,而蔡司鏡片的銳利和鮮明,卻無情地將世界的美醜纖毫畢露地全暴露出來。無論你偏愛那一個,那是兩個存在於我們肉眼之外,屬於萊卡與蔡司所詮釋的影像世界。

同一瓶葡萄酒,倒進不同形狀的葡萄酒杯裡,聞到的香氣也會有所不同,就像透過鏡頭看到的幻變世界一樣,葡萄酒的風味也隨著杯子的形狀而有不同風格的表現。例如,寬身窄口的杯子特別容易凝聚香氣,讓葡萄酒表現出非常奔放的酒香來;而窄身的設計,讓葡萄酒的香氣不特別外放,顯得更精巧,表現出更多的細節和細微的變化。不同的杯型對每一款葡萄酒的香氣都是一個新的詮釋,同一瓶酒用十種不同的杯子喝,很可能會有十個版本的酒香表現。就像是同樣一張CD用十台不同的擴大機播放,聲音的質感表現也會有許多的差異。相機的鏡頭講究的是逼真,擴大機和喇叭的極至是原音重現,在這樣的前題下,才講究廠牌風格,那葡萄酒杯呢?在五花八門的葡萄酒杯之中,什麼樣的杯子才是最完美,可以讓葡萄酒原味重現,甚至,變得更美味迷人的杯子呢?



其實,這個問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複雜過,在三十年前,葡萄酒杯的選擇並不多,通常只分出紅酒、白酒和香檳杯,當時,在巴黎的bistrot小餐廳裡甚至只有一種叫Paris Goblet的矮小杯型,紅、白酒和水全部都是同一款。除此之外,在七O年代之前,只有一些比較有歷史的葡萄酒產區像波爾多(Bordeaux)、布根地(Bourgogne)、阿爾薩斯(Alsace)、德國白酒、雪莉酒和波特酒等有發展出自己的傳統杯型,但是也大多只有在原產地才比較常見。即使法國有像Baccarat這樣歷史優遠的水晶玻璃名廠,但當時注重的也只是酒杯的外觀美貌,並不太注重酒杯的功能性。



但是,自從1971年奧地利的水晶工廠Riedel開始針對不同的葡萄品種以及葡萄酒產區設計不同形狀的葡萄酒杯之後,一款葡萄酒杯就可以打通關的時代就逐漸地走進了歷史,各式各樣的專用酒杯開始出現,法國的L’Esprit du Vin、德國的Schott Zwiesel和Spiegelau等水晶杯廠也相繼推出多種系列的專業葡萄酒杯,光是波爾多卡本內-蘇維濃專用杯(Bordeaux/Cabernet)現在在台灣的市面上至少就可以找到二十幾款以上。而Riedel的手工杯Sommelier系列更針對各式葡萄酒推出了多達四十種以上的杯型,另外Schott Zwiesel的手工杯系列Enoteca的杯型也多達23款之多,而這些都僅是這些酒杯名廠多種系列中的一種而已。現在的葡萄酒杯不僅選擇多,也讓酒迷們不只要在家裡找到儲存葡萄酒的地方,還要在櫥櫃裡騰出擺放不同形狀杯子的空間,而且它們的尺寸通常都非常大,畢竟,很少人只喝同一個品種或同一個產區的葡萄酒。

幾乎在同時,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在1970年設計了ISO標準杯,雖然看起來不是非常美麗,而且只是品嚐用,容量很小,但無論如何,像是鋼琴調音師的音叉,可以發出標準音,葡萄酒的品嚐也該有這樣一個標準杯,畢竟,不同的杯型有可能會讓同一款葡萄酒散發出完全不同的香氣來,進行訓練、競賽或評比的時候,這樣的酒杯最適合用來做為標準,即使不是所有的酒在這樣的杯子裡都可以有傑出的表現。但無論如何,這樣的ISO標準杯因為一杯可抵眾杯,而且價格非常便宜,一直到五年前一直是我最常使用的杯子。



葡萄酒杯總讓人想到高腳杯,有杯腳的酒杯不僅方便搖杯讓葡萄酒的香氣容易散發出來,同時,也可以避免握住杯子的手讓葡萄酒溫升得太高,畢竟,即使是紅酒,酒溫都不該超過20℃,而我們的手掌是36℃。不過,自從L’Esprit du Vin推出Impitoyable系列中無杯腳的Le Verre Taster酒杯之後,專業的品酒師對這樣的想法有了一些改變,只用食指和拇指握住的杯子不會增加太多溫度,但是卻因為杯底的突起可以讓酒更快氧化散發出香氣來,不像其他的杯子需要更多的時間讓酒慢慢氧化,杯型的聚香效果也非常好,有放大酒香的功能,但大部份的時候還能保留細節,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經常旅行無法帶著高腳易破的名杯到處跑的人,這樣的無腳杯確實非常容易攜帶。無疑地,這是最近四年來最常跟著我一起旅行的葡萄酒杯。這樣的杯型現在也開始受到其他杯廠的注意,Riedel的Sommelier系列也在去年加入了兩款類似形狀的無杯腳品嚐杯。

其實,在兩年前,Riedel就已經推出了稱為O系列的無腳酒杯,不管算不算是葡萄酒杯革命,這樣的杯子都會是出門野餐最先考慮的選擇吧!如果你不是像那些趕著要品很多酒的品酒師,或者需要帶著傢伙四處跑的人,優雅地搖著傳統的高腳杯還是比較迷人,可以慢慢地品嚐,等待葡萄酒的香氣,緩緩地,自杯中飄散出來。

原刊載於Bonjour Club.
http://www.bonjourclub.com.tw/life/_food/food.php?type=1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美味的順序
Le Délice en Ordre

如果把一個過氣的模特兒排在林志玲後面出場,有多少人會多看她一眼?要是暖場的歌手排到壓軸的巨星後頭,留下來聽完演唱會的人會有多少?我的意思並不是堅持不可以這樣做,而是,才剛喝完華麗的Montrachet,卻要上一瓶Chablis,總是要讓人為清雅僕素的Chablis捏一把冷汗。

平時我們並沒有為葡萄酒排出場序的麻煩,通常只有家常簡單的葡萄酒可喝,就一兩瓶酒佐餐,不用為了次序傷太多腦筋。但是,一到了歲末年初的時刻,大家就開始趁機找藉口要把努力珍藏的葡萄酒拿出來品嚐,如果好酒一次出現太多,就得考量誰先誰後了,有點像尾牙晚會到底要讓伍百還是五月天唱壓軸的決定一樣,要很有技巧才能皆大歡喜。

為葡萄酒排序的原則很多,但無論如何,最根本的原則就是把最清淡,最不香,最簡單,最年輕,最便宜,最不起眼的葡萄酒擺到最前面,然後慢慢往後加上比較濃,比較香,比較複雜,比較陳年,比較貴,比較起眼的葡萄酒。這個原則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要避免排在後面的酒被前一瓶酒的味道所干擾。重點不在排名,而是在品嚐的過程,要讓每一瓶酒都能有精彩表現的機會。葡萄酒的品嚐會是如此,為法式盛宴安排葡萄酒時也是按照這樣的原則,西式餐飲的上菜順序常常也是循序漸進的,所以這樣的上酒順序,剛好大致符應了配菜上的需求。



甜酒所遺留下來的甜味會讓干型酒變得特別乾瘦而失去原有的均衡,所以先干後甜是最基本的原則。不過,老一輩的法國人為了開瓶後比較耐放,喜歡拿波特和蜜思嘉甜酒當開胃酒,就完全和這個原則衝突。法國餐廳常會有肥鵝肝當前菜,因為適合搭配貴腐甜酒,所以在吃前菜時就來一杯甜白酒也是常有的事。如此理所當然的原則,卻似乎不是牢不可破。

紅酒所遺留下的澀味會讓干白酒顯得單薄平淡,先白後紅也算是最根本的順序考量。不過,有些干白酒會有特殊的香氣和口感表現,有時也會影響細緻型的紅酒。例如在布根地,夏多內白酒常常會被安排到黑皮諾之後再品嚐,以避開布根地白酒中的香草與奶油香氣。而且接在紅酒之後,口感相當圓潤的夏多內,似乎變得更加溫潤圓熟,讓剛遭受單寧澀味折磨的味蕾有如享受SPA一般滑軟舒坦。



經過陳年,完全成熟的葡萄酒滋味,決非一般的年輕葡萄酒可以比擬,所以把年輕的葡萄酒排在老酒之前品嚐也是值得參考的原則。按照這樣的原則來排,等到吃完主菜,要上乳酪的時刻,剛好輪到陳年的老酒要上場了,如果剛好又是一片完全熟透了,中心開始融化的Camenbert,那真會是一個絕妙的組合。不過,前提是這些年紀比較大的葡萄酒要是真的處在最美好的時刻,而不是已經年華老去的過時老酒。另外要考慮的是每一款葡萄酒熟成的速度都不一樣,年齡淺的葡萄酒不一定就顯得比較年輕,反之亦然。而即使是同一家酒廠的酒,在不同的年份也可能有相當大的差距,把比較清淡的老年份排到比較前面品嚐不一定就完全沒有好處。

法國有許多葡萄酒產區都講究階級,不僅法定產區之間有分級,村莊、酒莊或葡萄園之間也常有級別的差距,甚至同一家酒莊所出產的葡萄酒也有一軍、二軍甚至三軍的差別。安排品酒順序的原則其實也很簡單,不外是先卑後尊,先賤後貴。

雖然有這許多的原則,但是,就像繁雜的法文文法一樣,在規則之外,卻有著更多的例外,沒有對錯,也不會有標準答案。這就好比同樣的劇本和演員,不同電影導演的場面調度,卻可以營造截然不同的觀影經驗。同樣一組酒,次序掉換過之後再品嚐一次,每一瓶酒常也會有不同的表現。失去了永恆可靠的原則,雖然可能會讓我們無所適從,但生命裡最有趣美好的地方卻也從這裡開始。

這些酒已經交到我們手上了,讓我們來導成一部精彩的美味電影吧!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