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9254


葡萄酒的世界中有越來越多的冷涼產區,釀造越來越多更有涼感,也可能更貼近飲者口味的葡萄酒,多元的新價值已經成真,又何必為難舊時代的獨裁者呢?

DSC09695

南美洲的第二大產國智利因為生產的葡萄酒主要銷往海外,對於國際市場的喜好與流行變遷特別地敏銳,常能在極短的時間裡快速回應市場的需求。在1990年代中第一次前往智利參訪葡萄酒業時,大部分喝到的白酒都是以Chardonnay葡萄釀成,紅酒不是Cabernet-Sauvignon就是Merlot。但最近再去,Chardonnay已經頗少見,大都已經被Sauvignon Blanc所取代。而紅酒也多出許多新明星,如Pinot Noir、Syrah、Carignan以及舊種新生的Camenère。

除了更多元多樣的品種,智利也成立了非常多的新產區,從最早的中央谷地往東西南北四方擴張。如往西更靠近太平洋的San Andonio和Leyda,如往南的Itata、Bío Bío和Malleco,但更奇特,也可能最多驚喜的,是往北的Limarí和Elqui,不止鄰近寒流經過的太平洋岸,而且有超過兩千公尺的高海拔葡萄園。幾乎所有智利的新興產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或因為濱臨寒冷的太平洋岸,或是位處海拔一、兩千公尺的高原區,或是直接位在更遠的寒冷南方,它們全都有比中央谷地更加涼爽的氣候條件。

DSC09480

這些新產區讓智利得以釀造出越來越接近世界級水準,只適合種植於冷涼氣候區的Pinot Noir紅酒,同時生產非常大量的,酒風清新香氣奔放的Sauvignon Blanc以及更輕巧優雅的北隆河風格Syrah紅酒。這些都是當今國際葡萄酒市場上的新興主流酒種,新開闢的寒涼環境,讓智利酒業在尋求自我酒風的同時也能以平實的價格供應全球最符合時代需求的葡萄酒。

對國際酒市的敏感神經以及非常多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酒風更豐富多變,更迷人也更”冷涼”的智利酒業,但這卻絕非單一的特例。在隔鄰的阿根廷,葡萄園往海拔更高,氣溫更低,溫差越大的安地列斯山區伸展,在北部的Salta省內,甚至有海拔超過三千公尺的葡萄園。或者,葡萄也種植到更寒涼的南方,如Rio Negro,讓阿根廷不再只是生產濃厚多酒精的紅酒,也能多帶一些優雅精巧的風情。

IMG_8724

Pinot Noir的流行讓更多新世界的葡萄酒產國開闢了更多氣候寒冷,過去曾被認為不適種植葡萄的新產區,卻也讓一些應該種植在溫暖氣候的葡萄如Merlot、Cabernet-Sauvignon和Syrah有機會種到更冷的地方,成就了以差一點點就沒熟的葡萄釀成如彈牙的義大利麵熟度的酒體質地。不只是土壤與釀造技術決定葡萄酒的風格,葡萄的成熟度常常扮演更關鍵的角色,冷一點的地方,葡萄成熟緩慢一些,也少有過熟的現象,但在多雨寒冷的年分就可能釀成酸瘦的酒風。

即使是在釀酒歷史悠遠的歐洲,如西班牙,一些位處偏遠,久被遺忘的葡萄酒產區,如西北方Galicia 自治區裡的Ribeiro、Ribeira Sacra和Valdeorras等DO產區,因鄰近大西洋,有西班牙少見的涼爽氣候,得以釀成較苗條精緻的高瘦酒體,開始如新銳產區般,成為西班牙葡萄酒的未來新星。在法國南部的Languedoc產區,雖位處乾熱的地中海氣候區,但也有海拔高一些,超過三百公尺的葡萄園,如Corbières區內的Domaine du Grand Crès酒莊或Faugeres產區的Mas d’Alezon酒莊,釀成酒風更均衡優雅的新式地中海風味。

在農曆年前,現今最具影響力的酒評家Robert Parker先生為自己辯護的一篇文章,引起許多的討論,無論是否因他而起,更晚採收,讓葡萄達到更高成熟度再採收,釀成酒精度更高,萃取更多,卻又更甜潤的葡萄酒是1980年代末以來,葡萄酒世界裡的一個重要潮流。在十多年前,波爾多Médoc產區的城堡酒莊,其Cabernet-Sauvignon如果自然達到11%已是相當成熟,但近十年來除了極其寒涼的2013年分,Cabernet-Sauvignon不加糖就達到13%成熟度已經是相當常見的事了。美國加州Napa Valley 1970年代的Cabernet-Sauvignon紅酒也大多是12.5%,與今日動輒15%的酒精度,有著明顯的成熟度差異。

是地球變熱了,還是因為Robert Parker先生的口味讓葡萄延遲採收?其實,已經不太值得爭辨了,因為擺在我們眼前的是,在葡萄酒的世界中有越來越多的冷涼產區,釀造越來越多更有涼感,也可能更貼近飲者口味的葡萄酒,多元的新價值已經成真,又何必為難舊時代的獨裁者呢?

IMG_88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s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