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瓶由Vins del Tros酒莊所釀造的Morenillo,在復古的陶甕中進行發酵與泡皮,釀成的紅酒酒體深厚,相當圓潤豐盛,但卻也暗藏酸味力道,喝來頗有精神,特別是其單寧有一股原始的野性風範。

這瓶由Vins del Tros酒莊所釀造的Morenillo,在復古的陶甕中進行發酵與泡皮,釀成的紅酒酒體深厚,相當圓潤豐盛,但卻也暗藏酸味力道,喝來頗有精神,特別是其單寧有一股原始的野性風範。


此手造白酒多來自歷史悠久的老樹園,釀成的Sémillon雖然豐盛多香,有許多熟果香氣,但卻相當新鮮優雅,酒精度亦僅及12.5%,在蜂蠟香氣中,帶著一些輕盈感與精巧質地,是南澳最迷人的Sémillon白酒。

其所釀製的Juhfark風格相當濃厚,葡萄雖頗成熟才採收,但卻有如鋼鐵般極為強硬的酸味以及如泡過火山岩塊般的礦石質地與收斂感。甜熟的熱帶水果香氣中帶有草味與蜂蠟氣息以及Somlói最招牌的火山礦石氣,頗有老派的硬漢之姿。

初釀成時喝來酸瘦清淡,單薄無華,看似尋常滋味,但靜置十數年後,不僅酒不敗壞,還開始散發蜂蜜、乾果與火藥等陳香。強酸乾瘦的味道略增膏滑,有獨特的油滑質地,但又保有輕巧酒體,靈動清新。簡約中有飽滿之感。

只是簡單自然地讓葡萄健康地留在樹上,等甜度夠了,在十月或十一月採,有時會晚到十二月,甚至隔年一月。這其實違反常理,因葡萄成熟後就會自然落果,居宏頌可以釀成如此均衡的甜酒,靠的是一種稱為小蒙仙Petit Manseng的白葡萄。
去年10月Nicolas Potel來台時,一起主持一場品酒晚會,主題是伯恩丘的紅、白酒。今年十一月分他將再度訪台,主題改成夜丘區,品嘗的酒款甚至改成全部是特級園。

一部非常有趣的雪莉酒紀錄片,以雪莉酒中最難懂的Palo Cortado類型為主題,可惜片商引進後除了台南的影展外一直沒有排定在電影院上映的日期,聯繫了幾家僅有的雪莉酒進口商跟台北光點,總算促成了目前唯一一場在影院欣賞,同時享用Palo Cortedo的機會。
最讓我著迷的,是Raventós i Blanc酒莊所釀的Silencis白酒,只簡單在不鏽鋼桶內釀成,其簡約的酒風展露出查雷樓純淨無雜的一面,飲來如汩汩湧動的清泉,柔和似無,但當察覺時卻已暗藏力道地流淌而過。
對葡萄品種的價值評斷,總是過於短視,釀成品質低劣的酒,常是種植或釀造之過,或產量過高,或釀法取巧,或種錯地方,而非品種天性。今日的垃圾可能就是明日的黃金。名種與劣種,有時也僅是一念之間的距離,這是Cariñena為Carignan帶來的最佳禮物。

布根地的葡萄農雖然經常釀出全世界最優雅精緻的葡萄酒,但大多都是雙腳踩在泥土裡的真正農民,他們的慶典都不是衣香鬢影,西裝畢挺,需正襟危座,舉止優雅的虛偽餐宴,而是大口暢飲,真正博感情的歡樂場面。樸實與真心配上精緻的美酒佳餚正是布根地得以比其他世界知名葡萄酒產區還要迷人的最重要原因。